
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 通讯员 康玉
一个刚刚在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的在孵企业项目,很快就获得国内头部手机厂商的青睐,实现了从原创技术到市场应用的快速转化。在近日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全国赛上,宁夏旷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晋级总决赛,斩获优秀企业奖。这是宁夏项目首次入围该赛事的全国赛并获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这正是宁夏科技企业孵化器赋能企业成长、加速成果落地的生动缩影。长期以来,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始终是宁夏初创科技企业发展路上的绊脚石。如何破题?宁夏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载体,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服务升级为企业量身打造“转化助推器”,推动科技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
让孵化器升级为成果转化“中枢”
“企业迎来高光时刻,我们作为它的孵化载体,无疑是最为振奋的。”宁夏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负责人全晓虎说。
宁夏旷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电磁测量技术产业化的初创企业。此次参赛项目“基于光控等离子体散射技术的通信设备天线电磁特性快速测量设备”,解决了多次反射干扰消除、极化特性精确测量及感应近场测量等行业难题。目前,该项目已成功交付国内头部手机厂商,并在验收评价中获得“优秀”等级。
在宁夏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主任荀晓赟看来,宁夏初创企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实现创新突破,不仅是企业自身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更彰显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培育优质企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显著成效。
曾经,初创企业手握技术成果却缺场地、缺资金、缺市场资源,不少创新想法困于实验室、止步于图纸,难以真正走向产业一线。面对这一情况,科技企业孵化器应时而生。宁夏落实支持政策,提升服务标准,优化人才培育,让孵化器从企业成长“摇篮”一步步升级为成果转化“中枢”。
“入驻宁夏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后,我觉得创业氛围特别好,很适合小微企业发展。”广煜医药科技(宁夏)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娜告诉记者,该中心不但帮助企业申请科技创新券补贴房租,还推荐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接触全国优质资源。今年,企业在公共会议室免费开展商务对接20余次,形成订单40余项,节约了运营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打造“三全”专业孵化服务
有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资源托举与全周期培育,企业发展逐渐驶入“快车道”。“十四五”期间,宁夏共培育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0家、众创空间85家,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29%、21.4%,为小微科技企业提供了成长沃土。截至2024年底,全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累计培育科技型企业2354家,在孵企业总收入75.1258亿元。
宁夏鸿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功能性肥料研发、生产及销售的科技型企业。作为宁夏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在孵企业,它仅用两年半时间就实现跨越式成长。企业成功拓展13个国内合作团队与1个海外团队,设立1个海外研究机构菲律宾营养肥研究中心,与黑龙江供销社、北大荒集团、河南粮投、汾酒集团等多家大型国有企业及菲律宾农业部形成稳定合作,市场份额稳步攀升。
如何让科技企业孵化器始终发挥“培养皿”作用?10月16日,宁夏科技厅制定并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荀晓赟说:“新办法把现有科技企业孵化器分为基础级、跃升级及离岸孵化器的‘金字塔’形结构,将进一步引导其向精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记者注意到,宁夏对通过认定的孵化器每两年开展一次绩效评价,并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奖补。绩效评价围绕孵化器的服务能力、孵化绩效、可持续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奖补资金主要用于提升孵化器服务设施水平及团队建设,增强孵化服务能力。
“未来,我们将以‘十五五’规划为指导,打造‘三全’专业孵化服务。”宁夏科技厅高新技术处处长杨芳介绍,根据“三全”专业孵化服务,宁夏将全面整合政策、技术、资金、人才要素,集成全要素扶持保障;加快构建从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再到产业落地的生态闭环,形成全周期孵化链条;提供创业指导、企业管理、技术经理服务,聚合全方位孵化服务,形成主体多元、类型多样、业态丰富的孵化新生态。
科元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